千百年来,居住在长白山区的放山采参人 和种植人参的农民,每到农历三月十六日这天傍晚,都要自发自觉地举办活动,纪念放山人敬重崇拜的山神老把头孙良,据说三月十六日这天是老把头的生日。
一首歌谣,流传至今:
三月十六,点灯以后,
祭祀把头,把头保佑。
风调雨顺,年丰人寿。
于是,农历三月十六便成了老把头节。在长白山参农心目中,老把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传承下来。
[抚松县老县志有简单的记载,可以选用]每到秋天人参收获季节,也要举办庆祝人参丰收活动,又称采参 节。
1987年,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将民间的老把头节和采参节,统称为“人参节”,于9月1日至5日,共计5天的节日活动,主要内容有大型文艺演出和街头秧歌活动、人参故事会、通宵电影、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彩灯展,土特产品交易会、经贸洽谈会等等。
1987年夏,抚松县参茸公司研制加工的给参荣获第36届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乘此东风,抚松县举办了首届长白山人参节:连续四天的大型文艺演出场场爆满;连续三天的人参故事会引人入胜;著名书画家沈鹏、周思聪等。为人参之乡题字作画;城乡多支秧歌队吸引了无数的观众;通宵电影使沉寂多年的电影院变成不眠之夜。
1988年9月1日至5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抚松长白山人参节,充分体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并开展了长白山之路、松花江之路和人参之路的旅游活动。全国305家企业代表莅临抚松,40家新闻单位的记者93人采访了人参节,12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客商81人到会,以人参为龙头的土特产品交易会交易额达到2.3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成、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程思远;中顾委常委刘澜涛;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副主席王学仲、沈鹏;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吴祖光;全国政协常委爱新觉罗·溥杰;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著名作家刘绍棠等领导人、名人为抚松这届人参节题字作画,各大媒体纷纷发布有关消息,使抚松人参节的影响,走出国外,走向世界。
第二届人参节之后,参乡文化界人士率行提出了“人参文化”理论概念,开始研究人参文化,拉开了长白山文化研究的帷幕。[人参文化论文资料;人参文化电视片资料;有关书籍《中国人参文化》、《人参怎么吃》等等。]
第三届中国抚松长白山人参节与吉林省人参节合二为一在抚松县举行。吉林省副省长、浑江市市长亲临人参节大.会。长春市杂技团参加节日演出。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瑞士、朝鲜、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代表28人,贸易成交额2.9亿元。
1990年,由于特殊原因,世界各国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人参出口受阻,导致价格暴跌,参农士气低落,参乡经济跌入低谷,在这种情况下,迎来了第四届抚松人参节。县领导提出了“爱我参乡、振奋精神、共渡难关”的主题思想,采取小规模、自娱自乐式的原则,庆祝了这届人参节。
从第四届人参节开始,抚松县面临数年的人参产业低靡,经济状况在低谷中徘徊,许多人对人参产业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将人参节一届一届办了下来,到2007年的今天,迎来了第二十一届人参节。人参产业,早已走出低谷,展示出繁荣发展的局面。
第20届抚松人参节,庆祝内容增加了人参餐饮大赛、人参王大赛、人参产业与文化研讨会、人参知识竞赛等内容,受到各方的欢迎。
第21届抚松人参节,与第三届世界人参博览会同时在抚松县举行,其规模与经济效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文艺演出,群众参与和专业剧团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内容,受到热烈欢迎。
[各种演出节目片断精选]
人参餐饮大赛在首届人参餐饮大赛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发展,使抚松创造的人参宴,通过媒体宣传,走向全国。
这届人参节,把祭拜山神老把头孙良和放山挖参活动融为一体,使一年一度的人参节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人参节活动,是人参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人参文化活动是人参经济的典型表现。人参文化与人参产业是密不可分的。
近些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以人参为首的中药材越来越重视,一边加强药性药理研究,一边扩大应用范围。随着世界人民对人参的认识和使用,随着抚松人参节和世界人参博览会在中国、韩国等国家举办,一个全球性的人参文化现象正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