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人参
选择哪一种人参制品服用为好,要视个人的体质状况而定。不妨以下列诸症对号入座。
1. 对于那些体质虚弱、气短喘促、走路气急,自汗肢冷,久病虚弱、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食欲不佳、腰膝酸软和慢性肾炎、心肌炎、冠心病等患者,选用各档生晒参为宜,因为生晒参,药性比较平和,能增补元气,强心安神、生津益智。
2. 对于那些肺阴不足、虚热喘咳。咳嗽咯血、热病伤阴、虚火牙痛、术后体虚,以及放射治疗后白血球减少等患者,则宜用西洋参。因为西洋参能补肺降火,养胃生津。
3. 对于那些畏寒怕冷、手脚不暖、头晕体倦、阳气衰弱、四肢乏力、关节酸楚和气血不和、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可以选用红参。因为红参的药性带一些热性。
4. 对于高血压及肝炎、肝肿瘤患者不宜选用红参,而应该选用白参。因为白参(即生晒参)偏于凉性。
要知道,红参与白参不只是颜色上的区别,其药性和适应对象都不相同。
《本草正义》:红参与白参,虽然同是补虚,但不能把它们单单看成是一字之差,其药性就象水和火、冰和炭一样大相径庭。如果用红参去补虚热,就象抱薪救火,不但治不好病,还要加重病情;如果用白参补虚寒,无异于落井下石,乘人之危而加以陷害。所以,用人参进补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经医生检查后,确定选用某种参类,否则那便是“蛮补”,不但无益,反遭祸害。
针对上文提到的“虚热”与“虚寒”二词,略作解释。
所谓虚热,即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发热。“阴虚则内热”(《素问•生气通天论》)虚证的发热,必兼见其他虚性的症、脉、舌,从其他虚证中鉴别其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施治。肢体倦怠,食欲不振、口干舌燥、脉虚数、舌尖红,皆属虚证也。
所谓虚寒,指正气虚兼寒(多以内寒为主)的证候。主要表现为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口泛清涎、形寒怕冷、得热则舒,妇女带下清稀、腰背酸重、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苔淡白、脉沉迟缓弱。治当以温阳补虚为主。
《本草正》:“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阳气虚竭者,此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阴血崩溃者,此能障之于己决裂之后。惟其气壮而不幸,所以能固气;惟其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故凡虚而发热,虚而自汗,虚而眩晕,虚而惊惧,虚而短气,虚而遗泄,虚而泻利,虚而头疼,虚而腹痛,虚而欲食不运,虚而痰涎壅滞,虚而咳血吐血,虚而淋沥便闭,虚而呕逆躁烦,虚而下血失气等症,是皆必不可缺者。”这里罗列了那么多病症,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只有气虚的人用了人参才补,真正起到强壮身体作用,也会看到明显的效果。
来源:吉林省参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