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长白山,参乡在抚松。抚松因人参而闻名,人参因抚松而远播。自2010年建立吉林抚松野山参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不但为保护和发展野山参事业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也填补了我国保护濒临灭绝的纯野生山参的空白。
自然天成,仙草宜生。吉林抚松野山参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315.63公顷。属于“野生生物类别”的“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美丽风景自然天成,是传说中“百草之王”的宜生佳地。目前,国内野山参已处于濒危状态,由于人工栽培环境与天然环境有显著不同,两者的遗传特征和生化物质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野山参种质资源及其生长繁衍生境成为本保护区最重要的保护对象。
保护区内山水相依,风光旖旎。自古以来,这里就流传着神奇的人参故事。虽然现实中没有见到“龙参”喷云吐雾、“人参姑娘”救死扶伤,但千百年来人类受益于“百草之王”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浩瀚的历史证明,只有长白山区域,才是人参的家园。早在秦皇汉武时,进献皇帝的人参是来自长白山区的;目前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内,生长140年净重达9两2钱的野山参,是1981年在抚松出土的;现作为国宝被国家收藏的305g、500a最大的野山参,是1989年在抚松出土的;2007年在抚松县举办的“长白山人参王拍卖会”上,一颗235g、160a的野山参以56万元的价格拍卖成功。近年来在保护区内还有多处放山人采挖野山参留下的新鲜“照头”。
事实表明,保护区是我国野山参质量最好、生长年龄最长的产区。同时该区也能代表野山参的最佳物种遗传资源,具有国内重要的植物区系和分类学价值。区内生境的重要性。由于其自然条件的适宜性,是历史上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国野山参产出最密集的区域。因此,保护区的生境作为野山参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对于我国的野生人参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生境自然性、生物多样性和面积适宜性。区内环境处于自然状态,核心区更是适宜野山参生长的天然佳境。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使野山参的种子靠风、水、鸟、兽自然传播,富足的区域面积保证了野山参和其他珍稀濒危物种的正常繁衍和生存。科学价值极高性。保护区内生态自然,对于地理、生物、生态、医药学等领域均具有较高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价值。
近两年来,吉林抚松野山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进行了立体保护和管理。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级媒体、大型公益广告牌和宣传标语、手册等进行宣传教育,让人们对野山参保护区的成立家喻户晓,营造出对野山参保护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强保护区管理,共改造了1000平方米的办公楼,设立两个检查站,埋设界碑、界桩50个,生物围栏10余公里,使野山参资源得以良好恢复和发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区内野山参和各种珍稀濒危物种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使野山参自然繁衍并稳定种群,其适宜生境面积增长到3500公顷以上,人工培植野山参基地60余亩,使保护区形成真正的“野山参王国”。